联系锡铸| 站点地图| 收藏本站 无锡铸造 —— 求精新材料集团铸造板块求精新材料集团官网

无锡市铸造厂有限公司

锡铸 - 65年历史的铸造品牌中国铸造行业千家重点骨干企业

182-6226-0525
当前位置首页 » 常见问答 » 铸铁机床铸件

铸铁机床铸件

返回列表 来源:无锡市铸造厂 浏览:- 发布日期:2025-08-30 16:34:31【
铸铁机床铸件(如床身、工作台、立柱等)是机床的 “基础骨架”,其精度、刚度、耐磨性和稳定性直接决定机床加工精度与使用寿命。由于机床铸件通常具有体积大、壁厚不均、结构复杂(含导轨面、内腔、筋板)、精度要求高(尤其导轨面需长期保持尺寸稳定性)等特点,其铸造加工工艺需围绕 “减少缺陷、控制变形、保证性能” 展开,核心流程可分为铸造工艺后续加工工艺两大环节,具体如下:

一、铸造工艺:决定铸件本体质量的核心环节

铸造工艺需重点解决 “防止缩孔 / 缩松、控制应力变形、保证材质均匀性” 三大问题,常用工艺以砂型铸造为主(适合复杂结构、大尺寸铸件),部分高精度件可辅助消失模铸造,具体流程及关键步骤如下:

1. 铸造前准备:材质与模具设计

  • 材质选择:匹配机床性能需求
    机床铸件核心要求 “高刚度、高耐磨性、低应力、良好减震性”,主流材质为灰铸铁(占比 90% 以上),部分高精度或重载机床用球墨铸铁,具体选型如下:
    材质类型 牌号示例 核心优势 适用部件
    灰铸铁 HT250、HT300、HT350 减震性好、耐磨性优、成本低、易切削 床身、工作台、立柱、横梁
    球墨铸铁 QT500-7、QT600-3 强度 / 韧性更高、抗变形能力强 重载机床床身、主轴箱壳体
  • 模具与砂型制备:保证铸件形状精度
    机床铸件结构复杂(如床身的导轨面、T 型槽、内腔筋板),需通过高精度模具控制砂型尺寸,关键要点:
    1. 模具类型:采用金属模(铸铁模) 或树脂砂模,金属模重复精度高(适合批量生产),树脂砂模透气性好、表面光洁(适合复杂结构件);
    2. 砂型材料:选用高石英砂 + 树脂粘结剂(或水玻璃),砂型需经高温烘干(含水率≤1.5%),防止浇注时产生气孔;
    3. 分型面设计:避开导轨面、法兰面等关键精度面,减少合模错位导致的尺寸偏差;
    4. 工艺补缩设计:针对床身壁厚不均处(如导轨面厚、内腔筋板薄),设置冒口(顶冒口 / 侧冒口) 和冷铁,防止缩孔 / 缩松(冒口体积需为铸件热节体积的 1.2-1.5 倍)。

2. 熔炼与浇注:控制材质成分与流动性

  • 熔炼工艺:保证铁水质量
    采用中频感应电炉熔炼(温度控制精准、成分均匀),核心控制要点:
    1. 原料配比:废钢(20%-30%,提高强度)+ 回炉铁(50%-60%,降低成本)+ 生铁(10%-20%,调整碳硅含量),严格控制 S、P 有害元素(S≤0.12%,P≤0.15%,防止铸件脆化);
    2. 成分调整:灰铸铁需控制 C(3.1%-3.5%)、Si(1.8%-2.2%),保证石墨形态为 A 型片状(减震性最优),可加入微量 Mn(0.6%-0.9%)细化珠光体,提高耐磨性;
    3. 铁水温度:浇注温度需根据铸件壁厚调整,一般为 1380-1450℃(壁厚>100mm 时取上限,防止铁水流动性不足导致浇不足)。
  • 浇注工艺:避免卷渣与气孔
    1. 浇注系统:采用底注式 + 阶梯式浇注(大型床身),使铁水平稳充型,避免冲击砂型导致夹砂;内浇道需避开关键精度面,防止金属液直接冲刷产生缺陷;
    2. 浇注速度:控制在 5-8kg/s(大型铸件),速度过慢易导致冷隔,过快易卷渣;
    3. 排气设计:在砂型最高处和封闭内腔设置排气孔(直径 8-12mm),确保型腔内气体及时排出。

3. 落砂与清理:去除表面缺陷

  • 落砂:铸件浇注后需自然冷却至 200℃以下再落砂(避免温差过大产生热应力),大型铸件冷却时间≥48 小时;
  • 清理:采用抛丸机去除表面粘砂(抛丸强度≥0.3MPa,保证表面粗糙度 Ra≤12.5μm),人工清理浇冒口(需用气割切除,避免锤击导致铸件裂纹),并修补表面小缺陷(如气孔、砂眼,用铸铁焊条冷焊修补)。

4. 热处理:消除内应力、稳定尺寸

机床铸件(尤其床身、工作台)因壁厚不均,冷却后易产生内应力,导致后续加工后变形,必须进行去应力退火,关键工艺:

  • 加热温度:550-600℃(低于灰铸铁相变温度,避免材质性能变化);
  • 保温时间:根据铸件重量调整,一般为 2-4h/100mm(如 5 吨床身保温 10-12 小时);
  • 冷却速度:随炉缓冷(≤50℃/h)至 200℃以下出炉,确保内应力消除率≥80%;
  • 时效处理:高精度机床铸件需额外进行自然时效(露天放置 6-12 个月) 或人工时效(200-250℃保温 10-15 小时) ,进一步稳定尺寸(防止加工后精度漂移)。

二、后续加工工艺:实现机床精度要求

铸造后的粗坯需通过机械加工达到图纸要求,核心是 “保证导轨面、安装面的精度与表面质量”,流程如下:

1. 粗加工:去除余量、初步成型

  • 加工内容:铣削或刨削铸件基准面(如床身底面)、粗铣导轨面(留 2-3mm 精加工余量)、钻扩内腔孔系;
  • 设备选择:大型龙门铣床、落地镗铣床(承重≥铸件重量 1.5 倍);
  • 关键要求:粗加工后需进行二次去应力退火(针对加工产生的机械应力,温度 450-500℃,保温 2-3 小时),避免精加工后变形。

2. 半精加工:优化形状精度

  • 加工内容:精铣基准面(平面度≤0.05mm/m)、半精铣导轨面(留 0.5-1mm 余量)、加工定位孔(孔距公差 ±0.02mm);
  • 精度控制:采用 “基准统一原则”,以粗加工确定的基准面为定位基准,避免基准转换误差。

3. 精加工:保证核心精度面

机床铸件的核心精度面是导轨面(如矩形导轨、V 型导轨),需达到 “高平面度、低粗糙度、良好耐磨性”,加工工艺如下:

  • 导轨面加工
    1. 精铣:用高速端面铣刀(硬质合金材质)精铣,保证平面度≤0.03mm/m,表面粗糙度 Ra≤3.2μm;
    2. 磨削:高精度机床导轨需进一步导轨磨床磨削(如 M1432 型),采用 “多次走刀、小进给量”(进给量 5-10mm/min),最终平面度≤0.01mm/m,表面粗糙度 Ra≤0.8μm;
    3. 刮研:超精密机床(如坐标镗床)导轨需人工刮研,通过 “着色法” 检查接触点(每 25mm×25mm 面积内接触点≥16 个),确保导轨贴合精度。
  • 其他关键面加工:安装面(如电机座、轴承座)需精镗或精磨,保证平行度 / 垂直度≤0.02mm/m(相对导轨面)。

4. 表面处理:提升耐磨性与防锈性

  • 导轨面淬火:对灰铸铁导轨面进行中频感应淬火,淬火层深度 2-3mm,硬度达 HRC50-55,提高耐磨性(淬火后需低温回火 200-220℃,消除淬火应力);
  • 防锈处理:非加工面(如铸件外壁)涂防锈漆,加工面(除导轨面)涂防锈油,防止储存或运输过程中锈蚀。

三、关键工艺控制点(避免常见缺陷)

  1. 防止变形:核心是 “缓慢冷却 + 多次去应力退火”,尤其大型床身需控制冷却速度(≤30℃/h),避免壁厚差异导致的翘曲;
  2. 避免缩孔 / 缩松:通过 “热节计算” 合理设计冒口和冷铁,确保铁水补缩充分(冒口凝固时间需晚于铸件热节);
  3. 控制导轨精度:加工过程中需 “恒温加工”(车间温度 20±2℃),避免温度变化导致的尺寸误差;
  4. 保证材质均匀性:熔炼时需充分搅拌铁水(搅拌时间≥5 分钟),防止成分偏析,浇注前取样检测(光谱分析成分,金相分析石墨形态)。
  5. 无锡市铸造厂拥有68年铸造加工经验,欢迎来电咨询!

推荐阅读

    【本文标签】:铸造厂 铸件工厂 不锈钢铸造加工厂 机械加工铸造厂
    【责任编辑】:无锡市铸造厂版权所有:http://www.chinawxfoundry.com转载请注明出处
    微信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电话182-6226-0525 留言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