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锡铸| 站点地图| 收藏本站 无锡铸造 —— 求精新材料集团铸造板块求精新材料集团官网

无锡市铸造厂有限公司

锡铸 - 65年历史的铸造品牌中国铸造行业千家重点骨干企业

182-6226-0525
当前位置首页 » 常见问答 » 大型灰铁机床工作台床身立柱的铸造加工工艺有哪些?

大型灰铁机床工作台床身立柱的铸造加工工艺有哪些?

返回列表 来源:无锡市铸造厂 浏览:- 发布日期:2025-08-30 16:31:37【
大型灰铁机床工作台、床身、立柱作为机床核心基础部件,需具备高刚度、良好减震性、尺寸精度稳定等特性,其铸造加工工艺需围绕 “降低内部缺陷、控制变形、保证加工精度” 展开,整体流程可分为铸造工艺机械加工工艺两大核心环节,具体如下:

一、铸造工艺(核心:保证铸件本体质量)

大型灰铁机床铸件(如床身、立柱)体积大(常达数立方米)、重量重(从几吨到数十吨)、壁厚不均(局部厚大部位易产生缩孔 / 缩松),且对金相组织(珠光体基体为主)、硬度(一般要求 180-250HB)、力学性能(抗拉强度≥250MPa)要求严格,铸造工艺需重点控制 “铁水质量、造型、浇注、冷却” 四大关键步骤,主流工艺以砂型铸造为主(含树脂砂、水玻璃砂工艺),部分复杂件可辅助消失模工艺。

1. 原材料控制与铁水熔炼

  • 原材料选择
    严格筛选生铁(低硫、低磷,如 L10、L08)、废钢(优质碳素废钢,避免混入合金元素)、增碳剂(石墨化增碳剂,提高石墨形态)、孕育剂(硅铁、硅钙合金,细化石墨、防止白口),确保成分稳定(灰铁牌号多为 HT250、HT300,需控制 C:3.2%-3.6%、Si:1.8%-2.2%、Mn:0.7%-1.0%、S≤0.12%、P≤0.15%)。
  • 熔炼设备
    采用中频感应电炉(容量 5-50t,适合大型铸件铁水需求),熔炼温度控制在 1480-1530℃,避免过烧;铁水出炉前需进行炉前成分快速分析(如直读光谱仪),调整成分至合格范围。
  • 铁水处理
    出炉后进行孕育处理(随流孕育或冲入式孕育),防止铸件出现 “白口”(硬脆组织,无法加工);对厚大部位(如床身导轨面、立柱法兰),可采用 “局部孕育” 增强表层性能。

2. 造型与制芯工艺(决定铸件尺寸精度与表面质量)

大型机床铸件结构复杂(含导轨槽、油孔、筋板、安装孔),造型需兼顾 “溃散性、透气性、强度”,主流采用树脂砂造型(冷芯盒 / 热芯盒工艺),具体流程:

  • 模样制作
    采用木质模样(小批量)或树脂模样(大批量),模样尺寸需预留 “铸造收缩率”(灰铁收缩率约 1.0%-1.2%),并在导轨面、结合面等关键部位设置 “工艺补正量”(后续加工余量,一般 5-15mm)。
  • 砂型制备
    树脂砂由原砂(石英砂 / 宝珠砂,粒度 50-100 目)、树脂(呋喃树脂)、固化剂按比例混合,手工或机械(砂箱尺寸常达 3m×2m×1.5m 以上,需配合行车吊装)造型;砂型需设置足够 “排气孔”(避免浇注时呛火、产生气孔),并在厚大部位(如床身底部筋板)放置 “冷铁”(铸铁冷铁或石墨冷铁,加速局部冷却,防止缩孔)。
  • 制芯工艺
    铸件内部的油孔、盲孔等空腔采用 “砂芯” 成型,砂芯用树脂砂制芯(冷芯盒工艺,效率高),芯子表面刷 “防粘砂涂料”(水基石墨涂料,避免砂芯与铁水粘连),并通过 “芯撑” 固定在砂型内,防止浇注时芯子偏移。

3. 浇注工艺(控制充型与凝固,减少缺陷)

  • 浇注系统设计
    采用 “底注式 + 阶梯式浇注”(避免铁水直冲砂型导致冲砂、夹渣),浇口杯设 “过滤网”(陶瓷过滤网,拦截杂质);冒口设置在厚大部位(如立柱顶部、床身导轨接头处),采用 “暗冒口”(保温冒口套,延长补缩时间,减少缩孔),冒口尺寸按 “模数法” 计算(确保冒口先于铸件凝固)。
  • 浇注参数控制
    浇注温度控制在 1380-1450℃(温度过低易产生浇不足、冷隔;过高易导致晶粒粗大、粘砂);浇注速度匀速(大型铸件浇注时间常达 30-60 分钟,需通过流量控制阀调节),避免断流。

4. 落砂、清理与时效处理(消除应力,稳定性能)

  • 落砂与清理
    铸件浇注后自然冷却至 200℃以下(避免高温落砂导致开裂),通过行车吊出砂型,采用 “振动落砂机” 去除表面砂;后续清理包括:敲除浇冒口(大型冒口需气割切除)、打磨飞边毛刺(角磨机或砂轮机)、清理内腔砂芯(高压水枪冲洗或人工清理)、表面喷丸(去除氧化皮,露出灰铁本色)。
  • 时效处理(核心:消除内应力,防止加工后变形)
    大型机床铸件必须进行时效处理,分为两种方式:
    1. 自然时效:铸件露天放置 6-12 个月(利用环境温度变化释放内应力),成本低但周期长,适合高精度机床(如坐标镗床床身);
    2. 人工时效:在 “时效炉” 中进行,升温至 550-600℃(低于灰铁相变温度,避免组织变化),保温 4-8 小时,随炉缓冷至 150℃以下出炉,效率高(1-2 天完成),适合批量生产。
      部分要求极高的铸件(如重型车床床身)会采用 “二次时效”(自然时效 + 人工时效),进一步稳定尺寸。

二、机械加工工艺(核心:保证最终精度与装配性能)

大型灰铁机床铸件(如工作台、床身、立柱)的加工精度直接决定机床整体精度(如定位精度、重复定位精度),需遵循 “粗加工 - 半精加工 - 精加工” 的 “渐进式” 加工原则,重点控制导轨面、结合面、安装孔的精度,常用设备为重型数控铣床、落地镗铣床、导轨磨床等。

1. 加工前准备

  • 铸件检测
    加工前需进行 “铸件质量复检”,包括:外观检查(无裂纹、气孔、夹渣)、硬度检测(关键部位抽样,确保 180-250HB)、无损检测(重要部位如导轨面采用 “超声波探伤”,检测内部缩孔 / 裂纹,等级需达 GB/T 7233.1-2009 的 Ⅲ 级以上)。
  • 装夹定位
    采用 “三点支撑” 或 “多点找平” 装夹(避免铸件因自重变形),定位基准选择 “非加工面”(如床身侧面的工艺基准面)或 “粗加工后的平面”,通过百分表、水平仪找平(保证加工基准与设计基准一致)。

2. 关键加工工序(以床身为例)

加工阶段 加工内容 设备与刀具 精度控制要点
粗加工(去除大部分余量) 铣削床身底面、侧面、顶面;钻扩主要安装孔;粗铣导轨面(留 3-5mm 余量) 重型数控铣床;硬质合金端铣刀、钻头 控制平面度≤0.1mm/1000mm;孔径公差 H12
半精加工(细化形状,为精加工做准备) 半精铣导轨面、结合面;精扩 + 铰定位孔;铣削油槽、减重槽 落地镗铣床;硬质合金精铣刀、铰刀 导轨面平面度≤0.05mm/1000mm;定位孔公差 H7
精加工(保证最终精度) 导轨面磨削(平面磨床 / 导轨磨床);结合面精铣;安装孔攻丝(如 M24 以上螺纹) 高精度导轨磨床;立方氮化硼(CBN)砂轮、丝锥 导轨面平面度≤0.02mm/1000mm;表面粗糙度 Ra≤1.6μm;螺纹精度 6H

3. 加工后检测与精整

  • 精度检测
    采用 “激光干涉仪” 检测导轨面的直线度、平行度(如床身导轨的单根导轨直线度≤0.01mm/1000mm);用 “大理石平台 + 百分表” 检测结合面的平面度;用 “三坐标测量机” 检测复杂孔系的位置度(如立柱安装孔的位置度公差≤±0.03mm)。
  • 精整处理
    精加工后对导轨面进行 “刮研”(手工或机械刮研,高精度机床必需),通过刮研点(每 25mm×25mm 内 8-12 个点)保证导轨面的接触精度;对锐边进行 “倒钝”(去除毛刺,防止装配时划伤);关键部位(如安装孔)涂抹防锈油,避免锈蚀。

三、工艺核心难点与解决措施

  1. 铸件变形问题
    原因:壁厚不均导致冷却速度差异,产生内应力。
    解决:优化筋板设计(避免厚大筋板,采用 “交错筋”);增加时效时间;加工采用 “分阶段时效 + 分阶段加工”(粗加工后时效,再精加工,释放加工应力)。
  2. 导轨面质量问题(如硬度不足、缩松):
    原因:导轨面为厚大部位,冷却慢,易出现石墨粗大、缩松。
    解决:浇注时在导轨面下方放置冷铁;采用 “孕育处理 + 表面淬火”(部分机床导轨需中频淬火,硬度达 HRC45-55,提高耐磨性);超声波探伤重点检测导轨面下 20mm 范围内的内部质量。
  3. 尺寸精度稳定性
    原因:内应力未完全释放,加工后随时间变形。

    解决:采用 “人工时效 + 自然时效” 结合;精加工后放置 1-2 周再进行 “精度复校”,确认无变形后再出厂。

  4. 无锡市铸造厂拥有68年铸造加工经验,欢迎来电咨询!

推荐阅读

    【本文标签】:铸造厂 铸件工厂 不锈钢铸造加工厂 机械加工铸造厂
    【责任编辑】:无锡市铸造厂版权所有:http://www.chinawxfoundry.com转载请注明出处
    微信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电话182-6226-0525 留言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