减速机外壳是减速机的重要组成部分,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、刚度和密封性,以保护内部齿轮等部件并承受工作时的载荷。其铸造工艺需结合材料特性、结构特点和性能要求来制定,以下是详细介绍:
减速机外壳的常用铸造材料及特点如下:
-
结构分析:根据减速机外壳的三维模型,分析其壁厚(避免壁厚不均导致缩孔、缩松)、拔模斜度(便于起模,一般 1°-3°)、圆角(减少应力集中)等结构细节。
-
模具类型:
-
砂型铸造常用木模、金属模(批量大时);
-
特种铸造(如消失模)则需制作泡沫模具。
-
模具精度:需保证外壳的尺寸公差(如轴承孔的同轴度、平面度),避免影响后续装配。
-
型砂选择:根据材料选择硅砂,加入粘结剂(如粘土、树脂)、水等,保证型砂的透气性、强度和退让性。
-
造型:手工造型(小批量)或机器造型(大批量),将型砂填入模具型腔,紧实后起模,形成砂型型腔。
-
砂芯制作:对于外壳的内腔、孔等复杂结构,需预制砂芯(如树脂砂芯),放入砂型中形成完整型腔。
-
熔炼:
-
铸铁:采用冲天炉或中频电炉,将生铁、废钢、回炉料等熔化,调整化学成分(如控制碳、硅含量),并进行脱硫、脱氧处理。
-
铸钢:多用电弧炉或感应炉,严格控制杂质含量(如硫、磷)。
-
浇注温度:灰铸铁约 1300-1400℃,球墨铸铁约 1350-1450℃,铸钢约 1500-1600℃,温度过低会导致浇不足,过高则易产生粘砂、缩孔。
-
浇注方式:手工浇注或机械浇注,需保证金属液平稳填充型腔,避免卷入气体或产生飞溅。
-
落砂:铸件冷却至一定温度(如铸铁约 200℃以下)后,去除砂型和砂芯,可采用人工落砂或振动落砂机。
-
清理:
-
去除浇冒口:采用气割(铸钢)、敲击(铸铁)等方式。
-
打磨:清理铸件表面的毛刺、飞边、粘砂,保证表面粗糙度。
-
抛丸:去除表面氧化皮,同时提高表面硬度。
-
灰铸铁:一般无需热处理,若需消除内应力,可进行时效处理(200-300℃保温 2-4 小时)。
-
球墨铸铁:可进行退火(消除白口组织)、正火(提高强度)等。
-
铸钢:需进行正火或退火,细化晶粒、消除内应力。
-
外观检验:检查表面是否有裂纹、气孔、缩孔等缺陷。
-
尺寸检验:使用卡尺、百分表、三坐标测量仪等,检测关键尺寸(如轴承孔直径、中心距)。
-
无损检测:对重要部位采用超声波探伤、磁粉探伤等,排查内部裂纹。
-
修整:对轻微缺陷(如小气孔)可采用补焊(铸铁需用专用焊条)修复,超差件则报废。
-
消失模铸造:用泡沫模具代替传统砂芯,直接埋入干砂中浇注,金属液取代泡沫形成铸件,适合复杂结构外壳,可减少清理工序,但泡沫模具成本较高。
-
金属型铸造:采用金属模具,铸件尺寸精度高、表面质量好,适合大批量生产,但模具成本高,易产生浇不足(因金属型散热快)。
-
无锡市铸造厂拥有68年铸造加工经验,欢迎来电咨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