减速机机壳(外壳)的铸铁材质选择需综合考虑力学性能(强度、韧性)、铸造性能(流动性、收缩率)、加工性能及成本,灰铸铁是最常用的材质,部分场景会采用球墨铸铁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
-
优异的铸造性能
-
流动性好,能充型复杂型腔(机壳通常有多个轴承孔、肋板等结构),减少浇不足、冷隔等缺陷。
-
收缩率低(体收缩约 0.5%-1%),铸件尺寸精度高,适合保证轴承孔的同轴度等关键公差。
-
良好的减震性与耐磨性
-
片状石墨能吸收振动能量,降低减速机运行时的噪音和振动,保护内部齿轮、轴承等部件。
-
石墨本身是良好的润滑剂,轴承孔与轴颈配合时,石墨可减少磨损,延长使用寿命。
-
优良的加工性能
-
硬度适中(HT200 硬度约 170-240HB),切削阻力小,易加工出高精度的平面和孔系,降低制造成本。
-
成本较低
-
原材料(生铁、废钢)易得,熔炼工艺简单,适合批量生产。
适用场景:中小型减速机(如齿轮减速机、蜗杆减速机),负载中等、转速不高的工况(如输送机、搅拌设备驱动)。
球墨铸铁的石墨经球化处理后呈球状,常用型号为QT400-15、QT500-7,相比灰铸铁,其强度和韧性更高,适用以下场景:
-
高负载或冲击工况
-
抗拉强度(QT400-15 约 400MPa)远高于灰铸铁(HT200 约 200MPa),韧性(延伸率 15%)更优,能承受更大的扭矩和冲击载荷(如起重机、轧机用减速机)。
-
薄壁或复杂受力结构
-
球墨铸铁的强度更高,可设计成薄壁机壳(减轻重量),同时避免灰铸铁薄壁部位易出现的白口组织(硬脆缺陷)。
-
对密封性要求高的场合
-
球墨铸铁组织更致密,气孔、缩松等缺陷更少,适合需要防止润滑油渗漏的高精度减速机。
局限性:铸造工艺更复杂(需添加球化剂、孕育剂),成本高于灰铸铁;减震性略逊于灰铸铁,需通过结构设计弥补。
-
可锻铸铁:韧性较好,但铸造性能差(流动性低),且生产周期长(需退火处理),仅在小批量、特殊形状机壳中偶尔使用。
-
蠕墨铸铁:石墨呈蠕虫状,兼顾灰铸铁的减震性和球墨铸铁的强度,但熔炼控制难度大、成本高,未广泛普及。
灰铸铁(
HT200、
HT250) 是减速机机壳的主流选择,性价比最高,能满足大多数工况需求;球墨铸铁(
QT400-15、
QT500-7) 适用于高负载、高冲击或薄壁设计的特殊场景,需平衡性能与成本。实际生产中,会根据减速机的功率、转速、使用环境等参数,通过材质牌号的调整实现最优匹配。
无锡市铸造厂拥有68年铸造加工经验,欢迎来电咨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