灰铸铁和
球墨铸铁同属铸铁(含碳量 2%-4% 的铁碳合金),核心区别在于
石墨形态,而石墨形态的差异主要由
化学成分控制(尤其是碳、硅含量及微量元素)和
工艺处理(球墨铸铁需球化、孕育处理)决定。以下从成分角度详细对比:
球墨铸铁的成分特殊性在于添加了
球化元素和
孕育元素,而灰铸铁通常无需这些元素(或仅少量孕育剂):
-
球化元素(仅球墨铸铁添加)
-
作用:将石墨从片状转化为球状,减少对基体的割裂作用,显著提高强度和韧性。
-
常用元素:镁(Mg,添加量 0.03%-0.08%)、铈(Ce,稀土元素,添加量 0.02%-0.06%),二者常联合使用(“镁铈复合球化”),可稳定球化效果,减少反球化(石墨形态恶化)。
-
孕育元素(两者均可能添加,但目的不同)
-
灰铸铁:添加少量硅铁(Si-Fe)或硅钙合金,目的是细化石墨(减少粗大片状石墨),改善力学性能,防止白口组织(硬脆的渗碳体)。
-
球墨铸铁:孕育更关键,需添加硅铁(75% Si)或硅钡合金,目的是:① 抵消球化元素的 “白口倾向”(镁、铈易促进渗碳体形成);② 细化石墨球(使石墨球更圆整、细小);③ 均匀分布石墨,避免局部石墨聚集。
简言之,灰铸铁的成分设计以 “保证片状石墨稳定形成” 为核心,而
球墨铸铁则通过
严格控制硫、磷+
添加球化 / 孕育元素,实现 “球状石墨” 的关键转变,从而获得更优异的力学性能。
无锡市铸造厂拥有68年铸造加工经验,欢迎来电咨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