减速机壳体的铸造是保证其结构完整性、力学性能和使用可靠性的关键环节,需结合壳体的结构特点(如复杂型腔、轴承孔、肋板等)和材质特性(灰铸铁或球墨铸铁为主),优化铸造工艺。以下是减速机壳体铸造的核心要点、常见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:
减速机壳体作为典型的
箱型铸件,铸造过程需应对以下挑战:
-
结构复杂性
壳体包含多个轴承孔(需高精度)、油道、法兰面及加强肋,型腔复杂且壁厚不均(局部薄壁易出现冷隔,厚壁易产生缩孔)。
-
性能要求高
需保证材质致密(防漏油)、无裂纹(承载安全)、加工面硬度均匀(避免切削困难)。
-
尺寸精度控制
轴承孔的同轴度、法兰面的平面度直接影响减速机装配精度,铸造时需减少变形和尺寸偏差。
根据生产批量、成本及精度需求,减速机壳体常用以下铸造工艺:
-
工艺原理:以石英砂为型砂,用木模或金属模制作砂型,浇注铁水成型。
-
细分类型:
-
手工砂型:适合小批量、复杂结构(如定制化壳体),成本低但精度差。
-
机器造型(如静压造型、震压造型):适合大批量生产,砂型紧实度均匀,尺寸精度高(公差 ±1mm 内)。
-
优势:适应复杂型腔,设备投入低,可生产大尺寸壳体(如直径>1m 的大型减速机)。
-
局限性:表面粗糙度较高(Ra50-100μm),需后续加工去除较多余量。
-
工艺原理:用泡沫塑料制作与壳体形状一致的模型,埋入干砂中,直接浇注铁水,泡沫受热气化,铁水填充型腔。
-
优势:
-
无分型面,铸件尺寸精度高(公差 ±0.5mm),轴承孔等部位可减少加工余量;
-
适合复杂油道、异形肋板的一体化成型,减少后续焊接。
-
局限性:泡沫模型成本高,批量小时经济性差;铁水流动性要求高,易产生气孔。
-
工艺原理:用铸铁或钢制作金属模具(型板),重复浇注成型,可搭配砂芯形成复杂内腔。
-
优势:铸件表面光洁(Ra25-50μm),组织致密(减少气孔、缩松),适合要求高密封性的壳体。
-
局限性:模具成本高,仅适合大批量生产;铸件易产生浇不足(金属型散热快),不适合大型或薄壁复杂件。
以
灰铸铁(HT200/HT250)砂型铸造为例,核心参数直接影响铸件质量:
-
熔炼参数
-
化学成分:控制碳(C:2.9%-3.5%)、硅(Si:1.2%-2.0%)、锰(Mn:0.5%-1.0%),保证石墨形态和基体强度;硫(S≤0.12%)、磷(P≤0.3%)需低(避免脆化)。
-
熔炼温度:1400-1450℃(温度过低流动性差,过高易氧化产生夹渣)。
-
浇注参数
-
浇注温度:灰铸铁 1300-1380℃(薄壁件取上限,厚壁件取下限);球墨铸铁 1350-1420℃(需更高温度保证球化效果)。
-
浇注速度:中等速度(5-10kg/s),避免冲砂(速度过快)或冷隔(速度过慢),复杂型腔可采用阶梯式浇注系统(分散充型)。
-
冷却与落砂
-
冷却时间:根据壁厚确定(5-24 小时),厚壁部位需缓冷(避免白口组织);球墨铸铁需控制冷却速度(防止珠光体过多影响韧性)。
-
落砂时机:铸件温度降至 200℃以下再落砂,减少热冲击导致的裂纹。
-
清砂与打磨:去除浇冒口、飞边毛刺,检查铸件表面缺陷(如气孔、裂纹)。
-
热处理:
-
灰铸铁:必要时进行去应力退火(550-600℃保温 2-4 小时),消除铸造内应力,避免加工后变形。
-
球墨铸铁:根据性能需求进行正火(细化珠光体)或退火(提高韧性)。
-
质量检测:关键部位(轴承孔、法兰面)进行尺寸测量;重要铸件需做无损探伤(如超声波检测内部缩孔)。
减速机壳体铸造需以 结构适配、参数优化、缺陷控制为核心:中小批量、复杂结构优先选砂型铸造;高精度、大批量可选消失模或金属型铸造。通过严格控制熔炼成分、浇注参数及冷却过程,配合后续热处理和检测,可保证壳体的力学性能与装配精度。
无锡市铸造厂拥有68年铸造加工经验,欢迎来电咨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