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350 作为
高强度灰铸铁(抗拉强度≥350MPa),其铸造工艺核心目标是
提升基体强度(珠光体含量≥95%)、优化石墨形态(以 A 型石墨为主,长度≤5 级)、控制内应力,以匹配其 “高载荷、高精度” 的应用需求。与普通灰铸铁(如 HT200/HT250)、球墨铸铁(如 QT500-7)相比,在原材料控制、熔炼、孕育处理、浇注、热处理等关键环节存在显著差异,具体区别如下:
HT350 对原材料的化学成分精度要求远高于普通灰铸铁,需通过严格控制碳(C)、硅(Si)、锰(Mn)、硫(S)、磷(P)含量,避免石墨粗大或基体软化;同时需限制有害元素,保证基体以高强度珠光体为主。
关键差异:HT350 需严格控制 “碳当量(CE=C+0.3Si)” 在 3.2%~3.6%,低于 HT250(3.6%~4.0%),通过 “低碳当量” 减少石墨析出量,增强基体连续性;而 QT500-7 需依赖高碳当量 + 球化剂,通过石墨球化(而非减少石墨)降低对基体的割裂。
HT350 的强度依赖均匀的珠光体基体和细小的石墨,因此对铁水的 “温度” 和 “纯净度” 要求更高,需通过熔炼环节减少夹杂物、细化晶粒。
关键差异:HT350 通过 “高温过热” 细化铁水晶粒,为后续孕育处理生成细小石墨创造条件;而 QT500-7 的熔炼核心是 “保护球化剂”,而非单纯提升温度。
孕育处理是 HT350 的核心工艺(直接决定石墨类型和基体组织),需通过 “预处理 + 随流孕育” 的组合方式,避免石墨粗大(如 B 型 / C 型石墨),确保以细小的 A 型石墨为主;而普通灰铸铁多采用单次孕育,球墨铸铁则依赖 “球化 + 孕育” 双重处理。
关键差异:HT350 的 “多次孕育” 是为了避免 “孕育衰退”(高温铁水易导致孕育剂失效),确保石墨始终细小;而 QT500-7 的核心是 “球化”,孕育仅为辅助细化石墨球。
HT350 铸件多为厚大、高精度部件(如重型机床床身、主轴箱),浇注过程需控制铁水流动平稳性,避免卷渣、气孔,同时保证铸件内外组织均匀(防止局部疏松)。
关键差异:HT350 的 “慢浇 + 阶梯浇注” 是为了匹配其厚大、高精度的铸件结构,避免因充型过快导致的缺陷;而普通灰铸铁更注重浇注效率,对充型平稳性要求较低。
HT350 铸件因强度高、壁厚不均(如机床床身的导轨面与侧壁),铸造后内应力显著高于普通灰铸铁,若不消除会导致后续加工变形或使用中开裂;因此 “人工时效” 是 HT350 的必选工艺,而普通灰铸铁仅对高精度件进行时效,球墨铸铁则需根据韧性需求选择调质处理。
关键差异:HT350 的 “人工时效” 是保障其精度稳定性的核心,必须严格控制保温时间和降温速度;而普通灰铸铁依赖自然时效降低成本,球墨铸铁的热处理核心是平衡强度与韧性,而非单纯消除内应力。
综上,HT350 的铸造工艺是 “精准控制” 与 “性能优先” 的结合,通过牺牲部分铸造流动性和生产效率,换取高强度、低变形的铸件性能,以匹配其在重型机床、精密设备等领域的应用需求;而普通灰铸铁追求 “成本与效率”,球墨铸铁则聚焦 “韧性与强度的平衡”,三者工艺路径差异本质是由材质性能需求决定的。
无锡市铸造厂拥有68年铸造加工经验,欢迎来电咨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