底座铸造工艺是根据底座的结构、材料及性能需求,将熔融金属注入模具成型的技术。以下从
工艺分类、典型工艺特点、应用场景及工艺选择要点展开详细说明:
-
工艺原理:用型砂制作模具,金属液冷却凝固后破砂取件,分手工造型和机器造型。
-
核心特点:
-
适应性强:可铸造铸铁、铸钢、铝合金等多种材料,适合从几公斤到数十吨的底座(如机床床身底座)。
-
模具成本低:型砂可重复使用,适合小批量或复杂结构底座(如异形支架底座)。
-
缺点:铸件表面粗糙(表面粗糙度 Ra 12.5-50μm),内部可能有气孔、缩松,需后续清理或热处理。
-
应用场景:普通机床底座、大型设备支撑底座、铸铁阀门底座等。
-
工艺原理:用金属(如铸铁、钢)制作模具,金属液在重力下冷却成型,可重复使用。
-
核心特点:
-
冷却速度快:铸件组织致密,晶粒细化,强度比砂型铸造高 10%-30%(如铝合金底座抗拉强度提升至 240MPa)。
-
尺寸精度高:公差可达 ±0.1-0.5mm,表面粗糙度 Ra 6.3-12.5μm,适合批量生产。
-
限制:模具成本高,不适合复杂结构,主要用于铝合金、镁合金、铸铁等(如汽车发动机铝合金底座)。
-
应用场景:汽车配件底座、电机外壳底座、泵体底座等。
-
工艺原理:在高压(50-100MPa)下将金属液高速注入模具,瞬间冷却成型,分热室压铸(锌合金)和冷室压铸(铝合金、镁合金)。
-
核心特点:
-
效率极高:周期短(几秒到几十秒),适合大批量生产,尺寸精度达 IT11-13 级,表面粗糙度 Ra 1.6-3.2μm。
-
铸件特性:组织极细,强度高(铝合金压铸底座抗拉强度达 300MPa 以上),但易卷入气体形成气孔,一般不热处理。
-
应用场景:电子设备外壳底座(锌合金)、汽车铝合金支架底座、仪器仪表小型底座等。
-
工艺原理:金属液在旋转模具中受离心力作用填充型腔,凝固后形成中空或环状铸件。
-
核心特点:
-
组织致密:离心力使气体、夹杂物集中于内侧,外侧耐磨性极佳(如铜合金轴承底座外侧硬度提升 40%)。
-
无浇冒口:材料利用率高,适合管状、环状底座(如轴承座、法兰底座)。
-
应用场景:铸铁管底座、滑动轴承座、环形支撑底座等。
-
工艺原理:用蜡模制作模具,涂覆耐火材料后熔去蜡模,形成精密型腔,适合复杂薄壁件。
-
核心特点:
-
精度极高:公差 ±0.05-0.1mm,表面粗糙度 Ra 1.6-3.2μm,可铸造复杂结构(如带曲面的航空底座)。
-
材料范围广:不锈钢、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均可铸造,但成本高,适合小批量。
-
应用场景:航空航天精密底座、医疗器械底座、涡轮发动机支架底座等。
工艺类型
|
材料
|
生产效率
|
尺寸精度
|
表面质量
|
典型应用
|
砂型铸造
|
铸铁、铸钢
|
低(单件 / 小批量)
|
低(±1-3mm)
|
粗糙
|
大型机床底座、重型设备支架
|
金属型铸造
|
铝合金、铸铁
|
中(批量)
|
中(±0.1-0.5mm)
|
较好
|
汽车发动机底座、电机外壳
|
压力铸造
|
锌合金、铝合金
|
高(大批量)
|
高(±0.05-0.2mm)
|
优异
|
电子设备底座、汽车铝合金支架
|
离心铸造
|
铸铁、铜合金
|
中(批量)
|
中(环形对称件)
|
外侧致密
|
轴承座、法兰底座
|
熔模铸造
|
不锈钢、高温合金
|
低(小批量)
|
极高(±0.05mm)
|
优异
|
航空精密底座、涡轮支架
|
-
复杂结构:砂型铸造(灵活)或熔模铸造(精密),如带孔、凹槽的底座。
-
大型底座:砂型铸造(模具成本低),如重型机床床身(尺寸超 2 米)。
-
小型薄壁件:压铸(效率高),如厚度<2mm 的电子底座。
-
铸铁:砂型铸造(减震性好)用于普通底座;金属型铸造(强度高)用于重载底座(如 HT300 车床底座)。
-
铝合金:压铸(效率高)用于轻量化底座(如手机散热铝合金底座);金属型铸造 + 时效处理用于高强度底座(如航空铝合金支架)。
-
铸钢:砂型铸造 + 热处理(正火 / 淬火),用于承受冲击的底座(如工程机械底座)。
-
高强度:金属型铸造(铝合金)或压铸(锌合金),配合时效处理提升强度。
-
耐磨性:离心铸造(铜合金)或砂型铸造 + 表面淬火(铸铁底座导轨面)。
-
耐腐蚀性:压铸铝合金 + 阳极氧化,或不锈钢熔模铸造(如化工设备底座)。
-
小批量 / 定制:砂型铸造(模具成本低),如实验室设备底座。
-
大批量:压铸(效率高,单件成本低),如消费电子底座(年产量超 10 万件)。
-
气孔:砂型铸造中型砂排气不良,或压铸时气体卷入,导致铸件强度下降。
-
缩松:金属液凝固时补缩不足,常见于厚壁底座(如铸铁底座拐角处)。
-
变形:冷却不均匀导致残余应力,如长条形底座(机床床身)弯曲。
-
工艺调整:砂型铸造中增加冒口补缩,压铸时优化浇道设计减少气体卷入。
-
热处理:退火消除残余应力,正火细化晶粒(如铸钢底座正火后变形量减少 50%)。
-
模具改进:金属型铸造中设置冷铁,加快局部冷却,避免缩松(如底座厚壁处加铜冷铁)。
-
3D 打印铸造:通过 SLM、FDM 等技术直接打印砂型或金属底座,适合小批量定制(如航空航天异形底座)。
-
半固态铸造:铝合金在固液混合状态下压铸,减少气孔,提升强度(如特斯拉汽车铝合金底座采用半固态压铸)。
-
智能化铸造:通过传感器监控金属液温度、模具压力,实时调整参数,提升底座一致性(如汽车底座自动化生产线)。
选择合适的铸造工艺,需综合底座的结构、材料、性能、成本及批量需求,以实现最优的性价比和可靠性。
无锡市铸造厂拥有68年铸造加工经验,欢迎来电咨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