滚筒衬套离心铸造常采用卧式或立式离心机,流程需兼顾铸型稳定性、金属液流动性及铸件致密度,单金属与双金属衬套流程略有差异,通用核心流程及双金属特殊流程如下:
-
前期准备
-
材质熔炼:依据衬套工况选高铬铸铁、球墨铸铁等材质,将原料投入电炉熔炼。单金属衬套需把控终炼成分,如高铬铸铁控制碳 2.8%-3.2%、Cr/C 比 4 - 6;双金属衬套则分别熔炼耐磨层(如高镍铬合金)与基体层(如球墨铸铁),且确保两种金属液成分达标后保温待用。
-
模具处理:选用耐热铸铁模具,先清理表面锈迹、油污和残留涂料。之后将模具预热至 220 - 350℃,加热时长约 5 分钟,再往模具内表面涂覆锆英粉等耐高温涂料,厚度控制在 0.1 - 0.2mm,以此减少热冲击并防止铸件粘模。最后把模具安装到离心机法兰盘上,装配好上下盖,确保安装牢固。
-
浇注作业
-
参数设定:启动离心机,单金属衬套浇注时转速维持在合适范围,若为立式离心铸造辊套类部件,转速可在 900 - 1400r/min;卧式铸造长筒形衬套,转速需按内径调整以保障成形。同时调节金属液温度,如高铬铸铁 1420 - 1480℃,铸钢 1500 - 1550℃。
-
精准浇注:单金属衬套浇注时,将金属液平稳不间断地浇入旋转的模具,避免产生漩涡卷入气流,浇注速度需适配铸件规格,大型衬套可控制在 50 - 80kg/s。双金属衬套采用二次浇注工艺,先在 1600 - 1650℃下浇注耐磨层,时长 1 - 1 分 40 秒,紧接着在 1560 - 1580℃浇注基体层,时长 1 分 30 秒 - 2 分 50 秒,浇注中还可加入保护渣提升铸件质量。
-
凝固与冷却
-
旋转固化:浇注完成后,保持离心机继续旋转,利用离心力让金属液紧贴模具壁成形,避免缩孔、气孔等缺陷。固化阶段转速与浇注时一致,持续 1.5 - 2.5 分钟,直至金属液转为固态毛坯。
-
梯度冷却:待铸件冷却至 890 - 910℃时,可将固态毛坯从模具取出,再进行自然冷却或可控风冷。双金属衬套需注意控制冷却速度,确保耐磨层与基体层结合紧密,避免因冷却速度差异产生剥离。
-
后续处理
-
表面清理:待毛坯完全冷却后,去除表面粘砂和残留涂料,随后根据需求进行抛丸、打磨。对于矿山机械等精度要求不高的场景,清理后可直接使用。
-
热处理强化:高铬铸铁衬套需经 950 - 1050℃淬火 + 200 - 250℃回火;球墨铸铁衬套进行 550 - 600℃去应力退火;双金属衬套脱模后直接进窑退火,以此消除内应力,强化耐磨性能与结构稳定性。
-
精度加工:对有精度要求的衬套,通过数控车床粗加工去除 8 - 10mm 余量,再用数控磨床精加工,保证内孔尺寸公差达 IT7 级,表面粗糙度 Ra0.4 - 0.8μm,同时确保壁厚均匀偏差≤±1mm。
-
无锡市铸造厂拥有68年铸造加工经验,欢迎来电咨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