铸铁加工是以
铸铁为原材料进行的一系列加工操作,旨在将铸铁材料转化为满足各种工程需求的零部件或产品。以下是关于铸铁加工的一些主要方面:
-
铸铁是含碳量大于 2.11% 的铁碳合金,通常还含有硅、锰、磷、硫等元素。它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,能够制成各种复杂形状的零件。
-
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,耐磨性较好,减震性优良,适合用于制造承受压力和振动的部件。
-
但铸铁的韧性和塑性相对较差,抗拉强度低于钢,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某些对强度和韧性要求较高场合的应用。
-
切削加工
-
车削:用于加工铸铁零件的外圆、内孔、端面等表面。由于铸铁硬度较高,车削时通常采用硬质合金刀具,并选择合适的切削参数,如较低的切削速度和较大的进给量,以提高加工效率和刀具寿命。
-
铣削:可加工铸铁零件的平面、沟槽、齿轮等。铣削铸铁时,为了减少刀具磨损和提高表面质量,常采用顺铣方式,并根据铸铁的材质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铣刀类型和切削参数。
-
钻削:用于在铸铁零件上加工各种孔。由于铸铁的脆性,钻孔时容易产生崩边和毛刺,因此需要采用合适的钻头和钻削参数,并注意排屑问题。
-
磨削:对于一些对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铸铁零件,需要进行磨削加工。磨削可以获得很高的表面质量和精度,但磨削效率相对较低,加工成本较高。
-
铸造后处理
-
热处理:通过对铸铁进行热处理,可以改善其组织结构和性能。例如,退火处理可以消除铸铁件的内应力,降低硬度,提高韧性和塑性;正火处理可以提高铸铁的强度和硬度;淬火和回火处理可以获得更高的强度、硬度和耐磨性,但需要注意控制淬火工艺,以防止铸铁件产生裂纹等缺陷。
-
表面处理:为了提高铸铁零件的耐腐蚀性、耐磨性和装饰性,常对其进行表面处理。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有电镀、喷涂、磷化等。电镀可以在铸铁表面形成一层金属保护膜,提高耐腐蚀性;喷涂可以喷涂各种涂层,如油漆、塑料涂层等,起到保护和装饰作用;磷化处理可以在铸铁表面形成一层磷酸盐薄膜,提高耐磨性和耐腐蚀性。
-
加工硬化:铸铁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加工硬化现象,导致刀具磨损加剧,加工表面质量下降。为了减少加工硬化,可以采用锋利的刀具、合理的切削参数和适当的冷却润滑措施。
-
气孔和砂眼:铸铁件内部可能存在气孔、砂眼等缺陷,这些缺陷会影响加工表面质量和零件的性能。在加工前,需要对铸铁件进行探伤检查,对于有缺陷的部位进行标记和处理。在加工过程中,遇到气孔和砂眼时,应及时调整刀具和加工参数,避免刀具损坏和加工表面质量恶化。
-
脆性断裂:铸铁的脆性较大,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断裂。为了防止铸铁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性断裂,应避免过大的切削力和冲击力,采用适当的夹具和装夹方式,确保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。
铸铁加工需要根据铸铁材料的特性和零件的加工要求,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和刀具,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加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,以获得高质量的铸铁零件。
无锡市铸造厂拥有68年铸造加工经验,欢迎来电咨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