球墨铸铁的耐腐蚀性能通常比普通
铸铁(以应用最广泛的
灰铸铁为代表)更优异,但其 “好多少” 并无固定数值,需结合
腐蚀环境、是否进行防腐处理等因素综合判断,核心差异源于二者微观结构中石墨形态的不同。以下从不同场景展开具体分析:
耐腐蚀性能的本质是材料抵御电化学腐蚀的能力(铸铁基体为阳极,石墨为阴极,形成微电池引发腐蚀)。
-
普通灰铸铁:石墨呈片状,表面积大、边缘尖锐,与铸铁基体的接触界面极不规则,形成的 “微电池” 数量多、电流强,腐蚀优先沿石墨片与基体的界面扩展,易引发局部脆化腐蚀,腐蚀产物(铁锈)疏松,无法形成有效防护膜。
-
球墨铸铁:石墨经球化剂处理后呈球状,表面积仅为同体积片状石墨的 1/5~1/10,与基体的接触界面规整,“微电池效应” 大幅减弱,腐蚀多表现为缓慢均匀腐蚀,且腐蚀产物易在表面形成相对致密的氧化膜,进一步减缓腐蚀。
在未做任何人工防腐的情况下,球墨铸铁的耐蚀优势显著,腐蚀速率通常比普通灰铸铁低 30%~70%。
在酸性、高盐等强腐蚀环境中,普通灰铸铁的腐蚀速率会急剧上升,而球墨铸铁的耐蚀优势进一步放大,腐蚀速率可低至普通灰铸铁的 1/5~1/3。
当二者均采用相同的防腐处理(如涂层、衬层)时,耐蚀性能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涂层失效后的 “后备耐蚀性”—— 球墨铸铁的基体耐蚀性可延缓腐蚀蔓延,而普通灰铸铁会快速失效。
-
示例:市政供水管均采用 “内壁水泥砂浆衬层 + 外壁喷锌涂层”
-
涂层完好时:二者腐蚀速率均<0.01 mm / 年,差异可忽略;
-
涂层破损 1 处(直径 5mm):
-
普通灰铸铁:破损处快速形成局部腐蚀坑,1~2 年内腐蚀深度达 1~2mm,甚至引发泄漏;
-
球墨铸铁:破损处腐蚀缓慢均匀,5~8 年腐蚀深度仅 0.3~0.5mm,仍能维持管道强度。
-
微观结构是根本:球状石墨大幅降低 “微电池效应”,从源头减少腐蚀驱动力,这是球墨铸铁耐蚀性优于普通灰铸铁的核心原因;
-
腐蚀形态更安全:球墨铸铁以 “均匀腐蚀” 为主,腐蚀过程可控,且腐蚀产物可形成辅助防护膜;普通灰铸铁以 “局部界面腐蚀” 为主,易引发材料脆化、突然失效;
-
与防腐处理兼容性更好:球墨铸铁表面更平整(球状石墨对表面平整度影响小),涂层附着力更强,可进一步放大防腐效果;普通灰铸铁表面因片状石墨凹陷,涂层易出现针孔、脱落。
简言之,在无防腐处理的多数环境中,球墨铸铁的耐腐蚀性能比普通灰铸铁好 60%~80%;在强腐蚀环境中优势更显著,甚至可达80% 以上;即使做防腐处理,球墨铸铁的 “抗腐蚀失效能力” 仍更可靠。这种差异使其在市政管网、化工设备等长效耐蚀场景中,成为普通灰铸铁的首选替代材料。
无锡市铸造厂拥有68年铸造加工经验,欢迎来电咨询!